《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欲速而不达,课堂教学要适当给学生思维留白

参与听评课,其实最害怕的点评是“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者“师生互动不够”,因为这并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优秀的教师总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成为好玩、有趣的知识传递载体。在我看来,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不是老师一直在讲,而是学生敢于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我们一些老师的顾虑就在于学生的不说话,或者说得不在点子上。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在于师生之间的平时关系不够紧密。

只要学生敢于直说,不管有没有谈到问题的核心,我们都应该庆幸学生的思维拓展没有被我们所限制,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老师能不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收获。

“课”与“堂”,虽然经常被我们放在一块儿表示学习场景,但依我看来还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是基于传播教材中的知识而存在的,它有一定的顺序性、逻辑性及可追溯性,我们可以借鉴过往经验、参照教辅工具使授课流程趋于完美;“堂”的无序性、突发性、多变性,可以把我们精心备课的思路瞬间打乱。

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客观差异,让我们的课必然要围绕“堂”来展开。所以,我们备课时要简洁、要精练、要清晰,剩下大量时间就是给彼此创建情感共鸣的机会。

学生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而老师也需要摈弃对课堂的控制欲,为他们的思路提供更丰富的多向选择。

课堂的“乱”与“新”,全在于我们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份热爱当中。从事教育的初心,是为了谋求一份稳定工作,还是想为乡村孩子做点什么。

如果真的有胸怀万物、立志千古的胸襟,那么就会包容学生的乖张性格、偏激情绪以及奇思妙想。

我们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他们可能理解不了,为何不把课堂托付给这群亟待成长的少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课题中的困惑,去发掘故事中的精彩内容。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以个体为圆点去调动群体的积极性,我相信同学之间的切磋会更记忆深刻;

“老师,我认为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因为……”当我发现某位学生的独特见解时,我会怂恿更多人加入积累好词好句的行列当中。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块石头,不管学生是把它堆成桥梁,还是刻成雕像,哪怕砌成普通的墙壁,或者铺成鲜为人知的小路,我们应当接纳每一种卑微或奇特的设想。

只有在书本以外寄予他们腾飞的愿望,才能让乡村教育有更多的可能。

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最怕突然安静,总是不停地试探性发问,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一方面是自己对于教材的缺乏深入了解,而另一方面来源于对于学生的不信任。

老师在平时恩威并施的说教越多,在特别隆重的场合越不敢轻易举手,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变得貌合神离起来。

其实,老师的角色更多的不是说教,而是懂得倾听与发问。

哪怕学生回答得并不好,我们也要学会顺着他们的思路,去提升其参与课堂的兴趣,巧妙拉回逐渐偏离的对话,最后在师生高昂情绪的渲染下落下帷幕。

课堂上的这种“冷场”危机并存,提前备好课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对课堂的真诚参与,就会失去绽放生命之花的高光时刻。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