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每20名院士就有一个来自武汉,科教实力高居全国第三,中西部之首

每20名院士中就有一个来自武汉,武汉科教实力高居全国第三

最近又有人说,武汉的科技实力不行,其实,每20个两院院士中,就有一个来自武汉地区,这一点都不夸张。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后,在新增的149名院士中,武汉占了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各有4位,涵盖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材料工程、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等领域。

在这8位院士中,有6位来自高校,其中武汉大学2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武汉纺织大学1人,武汉理工大学1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人,另有一人来自于中铁大桥院,1人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来自武汉大学的宋保亮院士年仅46岁,为此次当选的最年轻的院士,远低于57.4岁的平均年龄。本科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的徐卫林教授,现任武汉纺织大学校长,是湖北第一个省属高校自主培养的院士。

来自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刘买利院士是我国生物波谱分析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核磁共振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为我国波谱分析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资料显示,刘买利院士所在的武汉磁共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标志性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号称984.5高校,离985高校只有一步之遥。傅正义院士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他在多功能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新结构与新材料体系探索、原位反应合成与制备新技术、高效烧结与加工新技术、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他自行研制和开发出多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合成与制备系统,在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若干新材料产品在高技术产业和国防工业中获得应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位于武汉的两院院士高达81人,位于全国前列。武汉地区的院士所在单位包括华科、武大、武理工、地大等高校,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水生所、中船重工701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中国信科、中铁大桥院等在汉企业。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中科院院士7人,工程院院士13人;武汉大学拥有中科院院士13人,工程院院士7人,两校共计拥有全职院士40人,接近武汉地区院士总数的一半。从两院院士的分布情况来看,武汉大学的理论研究能力更强,而华中科技大学的技术研发能力更强。

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战略中,武汉正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

武汉是全国知名的科技之城、大学之城,智力和人才富集之地。根据社科院去年发布的中心城市科技排行榜,武汉科技实力仅次于京沪地区,排全国第三位,这是9大指标当中,武汉排位最靠前的一项。

此外,武汉有80多所高校,7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大学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一名,211高校位居省会城市第二名,仅次于南京。在校友会高校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排全国第五,力压南京大学的全国第六、西安交大的全国第八、中山大学的全国第15、国防科大的全国第16和四川大学的全国第17,依然位居全国各大省会城市之首。在全国百强院校中,武汉有8所,除了7所211高校,还有武汉科技大学上榜。武汉百强高校的数量仅次于南京的9所,领先于西安的6所,广州的5所、长沙和成都的4所。

武汉在校大学生130万,与广州基本相当,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据统计,武汉在校大学生占人口总数的密度为10.54%,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据人口普查结果,武汉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3.87%,与上海相当,仅次于南北两京。也就是说,武汉每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口质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些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学子留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以来,武汉已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的城市。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过去4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高达139.4万人,其中落户64.4万人。从2016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已经从42.18%逐年上升到了目前的65.12%,接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毕业生留在了武汉。如果只算拥有湖北户籍的高校毕业生的话,这个比例会更高。

很多人都说,武汉留不住人才,其实这是老黄历了。因为武汉的大学生数量太多了,在本省的招生比例也不高,所以很多人不过是来武汉求学而已,毕业之后肯定是要离开的。举个例子,深圳的学生考到武汉的高校,很可能要回深圳去,这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同样的道理,广州的学生考到四川大学,回广州的可能性比留在成都的可能性要高得多。如此一来,毕业后离开武汉的毕业生的绝对数字也是非常高的,每年在15万上下,比大多数城市一年的全部毕业生都要多,于是就给人们留下了武汉人才流失严重的刻板印象。实际上,近些年来,武汉每年都能留下3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这样的数字,恐怕不是北上广深以外的任何城市可以比的。

丰富的人才资源,也让武汉拥有大量的国家级基地,比如,烽火创新谷创业基地、武汉大学科技园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等。在国家产业基地中,武汉独占4个,分别为:国家存储器基地、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位于东湖高新区,号称中国光谷;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位于东西湖区,号称中国网谷;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位于武汉经开区,号称中国车谷;航天产业基地位于新洲区,号称武汉星谷。此外,光谷和江夏还在大量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九州通为代表的优秀制药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九州通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武汉药谷正在逐渐形成。

在科技孵化方面,武汉正在大力打造东湖科学城。今年9月3日,武汉市正式发布《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七大重点板块构成的“7997”科创平台项目布局,将共同撑起湖北东湖科学城的四梁八柱。据了解,东湖科学城总体发展目标是:瞄准打造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及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东湖科学城的目标不可谓不远大。到2025年,东湖科学城主体框架基本建成,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突破,最好能得到命名。到2035年,东湖科学城核心功能全面实现,支撑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进入领先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时,武汉东湖科学城将成为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相比于硅谷这样的世界级科学中心,武汉东湖科学城的起步算是比较晚的,需要加快追赶进度。

当前,武汉的一般制造业并不多,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周边市县,没有太多淘汰落后产业的经济压力与人口压力。因此,武汉作为一个头部城市,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自身不够强大,而在于如何快速将自己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进而带动武汉城市圈和整个湖北省的发展。

对于湖北省来说,要加大对武汉东湖科学城的支持力度,提升武汉各大高校和各大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转化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为科技迅速投入市场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与交易环境,让科技在市场的刺激之下,进一步自我爆发,从而促进生产力变革与产业变革。

我曾经说过,华中科技大学成就了光谷,没有华中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光谷今天的辉煌。去年10月,赛迪顾问发布了《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16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东湖高新区也就是光谷位居第五,仅次于中关村科技园、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名。而在2019年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武汉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中关村、深圳和上海张江。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中关村和张江。

回过头来看看其他地区的院士情况。今年成都有3名院士当选,至此,成都两院院士达到了33位。值得一提的是,绵阳这次也有3名院士当选,目前有两院院士30名,接近四川省65名两院院士的半数。

南京地区新当选1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新增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名。目前,南京地区共有两院院士9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52人,工程院院士45位,比武汉多了16人,由此可见南京的科技实力。

在科教领域,南京与武汉互为瑜亮。不过,我个人认为,南京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更强一些,而武汉在科技转化方面的能力明显领先于南京,这从由华中科技大学孵化出来的光谷在全国的地位就可以得出结论。

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南京、西安为中国科技领域的七剑客,而武汉的排位非常靠前,远非其他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可比。我相信,在高科技的驱动之下,武汉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真正成为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