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地摊经济”以“烟火气”照亮民生幸福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地摊经济”松绑的消息一经传出,大家纷纷点赞,“地摊经济”回归,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连日来,“地摊经济”成为一个热词。疫情之下,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其影响,就必须稳就业、稳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可以说,在此背景下,“地摊经济”的松绑无疑是稳住就业、便民利民的一种务实之策,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特殊时期的民生情怀和执政温度。

“地摊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和发展“地摊经济”,既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也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利于老百姓自主创业。可以说,适度松绑“地摊经济”,绘就的是民生和城市发展的“最大同心圆”。在江西赣州南康区,当地为了进一步释放夜经济活力,拉动相关就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已经规划了300多个便民摊点,正在陆续放开。可以预见,随着各地“地摊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活跃经济,提振消费信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

“地摊经济”,让“接地气”的经营活动便民利民。

俗话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摊经济”因其成本小、灵活度高、自主就业等特点迅速发展起来。此次疫情,对就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科学设置摊位,发展“地摊经济”,不仅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而且还可以让这种“接地气”的经营活动更好地便民、利民。在防疫常态化阶段,就近采购日益成为了很多人的“常态”。便民摊点的有序放开,方便了群众购物,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热热闹闹的夜经济,就是老百姓眼中的“烟火气”,城市在便民利民中自然就更有温度,更显情怀。

“地摊经济”,助推城市创新治理新思维、新格局。

摆地摊,曾经被视为影响市容市貌的一个问题。凡事都有利弊,关键在管理。“地摊经济”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各地要找准民生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平衡点”。一方面,要注重规范化、智慧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让地摊摆放成为城市治理中的“温暖之举”;另一方面,要精细化、人性化,向“精细服务、严格管理”转化,在摊位设置、摊位服务以及管理中多用心用情,既要让“地摊经济”火起来,又要保障城市的井然有序,文明发展。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在发展“地摊经济”的同时有效助推城市创新治理的新思维和新格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松绑和发展“地摊经济”,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亦是暖心之策。我们相信,只要规范、科学和有序的发展,“地摊经济”就会以“烟火气”照亮民生幸福!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