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十四五”,烟台改善民生福祉更突出!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关键时期。“规划纲要”设置了21项主要发展指标,其中民生福祉指标占了1/3,涵盖了居民收入、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调节过高收入

规范隐性收入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精准提低、合理调高、积极扩中,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适时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政策,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问题。

落实企业社保补贴和

岗位补贴政策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稳定更有质量的就业,让全市人民过上更有保障的幸福生活。

促进更充分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引导不同知识结构和就业技能人员自主择业、适岗就业、分时就业,拓展劳动者就业空间。强化产业就业支撑,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落实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开展免费职业培训,加强职业指导和见习,全面提高就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公益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烟来烟创业就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加快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转变,培育一批创业创新示范共同体。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纠纷调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达到60%以上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化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大幅提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到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9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优质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和省级一类幼儿园)占比达到50%以上。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大班额防控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烟台一中幸福校区。完成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支持建设烟台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创建国家级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平台)等载体,争创全国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系部、专业、产业学院。建设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与控制、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VR+等公共实训基地。完善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施设备配套,支持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申报高职,支持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烟台两岸科技职业学院、烟台城市科技学院、烟台科技职业学院等学校的筹建。

促进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发挥校地合作示范基地和校地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引领作用,支持驻烟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工作、平台创建、成果转化,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做大做强。支持烟台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建设和山东省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持鲁东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持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更名升格大学,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烟台职业学院升格本科,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转设民办本科高校。打造金山湾区和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研发型教育科研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高层次人才来烟发展。完善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实施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音体美教师和公办幼儿教师专项招聘计划。建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增长机制。

社会保险基本实现

法定人员全覆盖

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适当降低社保费率,扩大社保基金筹资渠道。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实施多缴多得激励。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健全医疗保障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建立全市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好基本医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政策。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水平。加大优抚医院、光荣院建设力度,推进军人公墓建设。健全移交安置政策落实机制,拓展安置渠道,提高安置质量。加快山东省退役军人培训教育学院建设,健全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学历教育、项目培养等多层次教育培训机制。

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性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以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完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工作和孤儿、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不断扩大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和救助覆盖面。重点加强基层托幼服务,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新建市妇幼保健院

市优抚医院

全面推进健康烟台建设,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重点疾病防控措施,提高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完善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策略,提升免疫预防能力水平。深入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加大职业健康监测和监管力度。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强公立医院建设,扩大市中医医院规模,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烟台市优抚医院,提升优抚对象康养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鼓励支持社会办医,落实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人才队伍,筑牢村级服务网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深度开展全民健身,促进竞技体育全面提升,不断提高全市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建设体育强市。

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水平。组织贯穿全年、影响全市、普遍参与、示范性强的系列群众体育精品赛事活动,打造马拉松、篮球、足球、帆船帆板、武术、体育舞蹈六大品牌赛事,开展“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区域赛事品牌创建活动。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营、优质普惠”模式,建设好国家社会足球场地试点城市。

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智慧+体育”健身站点,优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更新,提高体育设施综合使用效益。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支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积极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创新业训体系,实行“1+N”体校办学新模式,建立以市级训练单位为龙头、县级体校为骨干、小学校幼儿园为基础、协会和俱乐部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业训体系。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区、市)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和竞赛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使用、培训机制,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

做强烟台特色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以海上运动、沙滩运动、环岛马拉松、冰雪运动等为主的休闲体育产业,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体育器材装备用品制造产业。

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

建设康养服务中心

持续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让老年人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逐步形成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设“青鸟驿站”,大力吸引年轻人流入。

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打造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康养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医养健康强市”建设。制定出台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积极落实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待政策,实现老年人优待“全员化”。

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培育养老知名品牌,巩固扩大老年服装、食品和保健品、康复保健器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老年服务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集群。2024年完成50万户

老旧小区改造

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办好问政烟台、民生热线、网上民声,把评判权更多交给群众,发展更有温度的民生。

聚焦住房问题,扎实开展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依法解决好群众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题,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加快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到2024年完成50万户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聚焦养老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

聚焦交通出行问题,继续实施“一元公交”,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改造,合理布局人行立交桥,新建改扩建一批市政道路和停车场。

聚焦公共配套问题,继续办好市民社区食堂,完善慢行步道系统等惠民举措,新建一批便利店、免费公园等。

图片/烟台图片云

来源/烟台日报

原标题:《“十四五”,烟台改善民生福祉更突出!》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