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民生改善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编者按:为喜迎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全面回顾市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在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反映全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新风貌,以及各级各部门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新探索、新实践,邯郸日报今日起开设“展示新成就喜迎党代会”专栏,刊发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就业、住房、医保、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民生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绘就了一条不断上扬的民生幸福曲线。

稳就业,保就业,强社保

就业,一头连着家庭的期盼,一头连着社会的稳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关注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全力缓解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2020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1.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7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23万人;全市共创办创业孵化基地39家,孵化总面积9.55万平方米,在孵实体1850户,在孵创业实体经营总收入达5亿元,吸纳带动就业7181人;组织线上招聘会32场,招聘单位1663家,提供岗位6.25万,7.61万名求职者进行了网站登录和对接;市本级征集见习单位87家提供见习岗位2007个,其中11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岗位122个,76家企业提供岗位1885个;扎实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目前,共为上千家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发放一般稳岗补贴1亿多元,惠及职工35万余人;落实社保“减免缓”政策,为1156家大型企业和其他单位减征金额3.48亿元,为11980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金额14.21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减免惠及39.93万人,工伤保险减免惠及42.19万人,失业保险减免惠及48.53万人。

在稳就业的同时,我市多举措织密社会保障网,为符合参加城乡居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实现了参保、政府代缴、发放“三个百分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十七连增,城乡低保标准不断增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加大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共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含农村幸福院)2225个。

住得上,住得好,更宜居

于万家灯火中,有一盏属于自己家的灯,是住房困难家庭梦寐以求的愿望。作为当前住房保障的重中之重,公租房备受市民关注。

2020年以来,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大胆探索实践,革新管理手段,为保障对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保障房申请由每年一次一个月的集中受理变为年度内随时受理,符合条件的申报群众可随时提交申请;首次启用全国公租房信息系统,依据公开摇号仪式所产生的评分排序结果,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可对公租房申请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既要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既是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的内在要求。

改造的是老庭院,但对应的是群众新期待。市委、市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从2018年起,连续四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集聚全力、创新思路、强力推进。为确保改造“顺民心”“合民意”,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原则;在推进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逐步摸索出了以建立“精准改造、清单销号、观摩评比、红色物业”等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邯郸模式”,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对106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今年又计划对城镇46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目前,所有老旧小区已实现全部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违建拆除、绿化、道路修整、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

为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我市在推进公租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还实施了三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群众住得安心、住得开心。

“看病贵”“看病难”得缓解

优化流程,取消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备案,参保职工由原来的“跑N趟”到“不用跑”;大力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凭证申领人员达290.8万,8333家定点机构实现扫码支付;研发建设“掌上医保”APP,实现了医保业务手机办理“一机通”;简化程序,取消特殊病的年检和诊疗证制度;统一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政策,保障病种从11种扩大到29种,实现扩面提质;开通商保“快捷通道”,实现了“出院即报”……

医疗保障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近两年来,为破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重大民生问题,我市强化源头管控,印发了《邯郸市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控办法(试行)》和《邯郸市药品采购使用管控办法(试行)》,积极跟进落实国家组织的四个批次药品带量采购、冠脉支架集中采购、输液器等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其中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联盟地区冠脉扩张球囊价格从均价3401元下降至319元,让我市百姓及时享受到了集采改革惠民政策。

慢性病扩面提质和城乡居民“两病”(高血压、糖尿病)药品降价是今年年初市人大确定的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其中两件,均已圆满完成,慢性病保障病种已从11种扩大到29种。通过集中采购,价格平均降低69.39%。全市建成慢特病服务站270家、“两病”服务站299家,认定“两病”人员17万人,全市27.8万人纳入慢特病服务站定点管理。

近年来,我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实现统筹管理,214家乡镇卫生院与5374个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市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健康小屋”、DRG医保支付改革经验全国推广,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有力有效。

环境整治,美了村庄,暖了民心

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引来不少村民的点赞。

农村人居环境关乎广大农民的健康福祉和社会的文明和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的民生工程。我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力“拆、改、建、管”,推动乡村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

2018年以来,全市清理历史积存垃圾堆放点2967处,清理村内塘沟11919处,清理残垣断壁40452处,建设“三园”(菜园、果园、游园)10608个;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22万座,占比常住户76%。2020年,全市完成街巷硬化任务3784.5万平方米;新提升主街道10017条,新增巷道硬化82470条。目前,全市共有农村环卫专业保洁公司21家,配备保洁员19689人,购置大中型封闭式、压缩式转运车辆789辆,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体系已基本建成。

此外,大力推进污水治理管护机制,对城镇周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内的村庄,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对一般村庄采取“内消+外控”双重管控,“内消”,就是鼓励村民在自家庭园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利用生活废水浇灌,冲洗厕所或者院内洒水抑尘;“外控”,就是通过“硬化+排水沟”,规范农村污水有序排放,杜绝污水横流。

如今,全市农村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有的村还成了游客的打卡地,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新攀升,美丽乡村打开新画卷。

“以前只觉得这里的山水很美,现在看到这些墙体彩绘,感觉这里更有艺术气息了,拍下来发朋友圈,让他们也欣赏一下!”7月30日,在涉县固新镇连泉田园水镇,来自市区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 佘志娟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