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真抓实干办好民生实事

图为白云区中航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

图为白云区泉湖街道的居民在街道书屋阅读。

3117厂中航标小区、新园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艳山红农贸市场、大山洞农贸市场等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体育路、健康路等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后重换新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间老年照料中心等不断完善……白云区大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持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圈两场三改”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白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实实在在地给市民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0月30日,家住白云区泉湖街道辖区的居民刘忻带着孩子去泉湖街道凤翮筑梦书屋参加亲子阅读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读绘本,大家一起分享阅读感受和心得,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周末。“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参加活动,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平时也可以带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书屋的文化氛围很好,对于小区居民来说也很方便。”刘忻说。

泉湖街道凤翮筑梦书屋藏书4000余册,设置有共享式阅读区、体验式阅读区、沉浸式阅读区,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可满足居民不同的阅读需求。书屋每周还开展主题读书分享、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泉湖街道近日又引入24小时开放的线上图书自助借阅系统,为居民提供在线办证、自助借书、分享图书、换取图书等服务,群众不仅可下载电子书籍,还可借阅实体书。

白云区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结合“三感社区”建设,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制定了《白云区十五分钟优质便民服务圈工作方案》,聚焦“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着力打造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大山洞街道云晖社区、云城街道金融北城社区、龚家寨街道金北社区、都拉营街道广场社区5个“三感”试点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目前,5个试点已基本成形。

前不久刚闭幕的中共白云区第十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白云区将继续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统筹枢纽站、首末站及停靠站点布局,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在15分钟步行范围之内,配齐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全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蓝图绘就,未来可期。

推进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扩量提质

改善公共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11月4日一大早,在改造一新的白云区艳山红农贸市场里,已在此卖了好几年菜的摊主李大姐把各类新鲜蔬菜摆得整整齐齐,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营业。“艳山红菜场改造后环境完全不一样了,到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明码标价、统一管理、有规有矩,环境变好了,大家买菜舒心,我们也卖得高兴。”李大姐笑着说。

艳山红农贸市场是白云区规模较大、种类齐全、使用年限较长的传统农贸市场之一。为进一步解决传统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满足日益提高的民生需求、改善群众购物环境等问题,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今年下半年,白云区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目标,对辖区大山洞农贸市场和艳山红农贸市场实行“一场一策”改造。按照“硬件标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智慧化、服务便利化、业态特色化、监管常态化”六化标准,白云区共投入资金693万元对大山洞、艳山红两个农贸市场实行标准化提升改造,并于9月上旬完成建设重新投用。

摊位规划整齐有序、市场环境干净整洁、室内宽敞明亮……如今,改造后的白云区艳山红农贸市场规划摊位236个、店面73个,设有公平秤、各摊位公示价码表,市场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善,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市场焕然一新,为群众营造了舒心、安心、称心的购物环境。白云区还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改什么”的原则,持续完善农贸市场软硬件,确保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这只是白云区推进“两场”建设的缩影。白云区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着力推进停车场、农贸市场扩量提质,聚焦“六化标准”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实施公益性惠民生鲜超市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农贸市场12个,经营户数约2000户;大型综合超市4个,惠民生鲜超市8个,有效保障了市民生活便利。

在停车场建设方面,白云区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增加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的车位供给,细化公共停车位增长指标,补齐停车场短板,解决好停车场不规范、车位供不应求、地下空间利用不够等问题。目前,全区有公共停车场停车位约1878个,正在推进马掌坡和程关摆拢停车场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公共停车位325个。

全力实施“三改”工作

加速城市更新推进新型城镇化

11月2日,在白云区中航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同步作业,安装雨棚护栏、翻土种植花草树木、修补墙面……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中航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位于白云区金园路,40余栋单元楼均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小区面积约9.02万平方米,涉及改造户数1332户,是白云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由于使用时间长,该小区出现了基础设施破损、墙面楼顶渗水、管网老化堵塞等问题,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回应民生诉求,白云区将其纳入今年“三改”项目,7月下旬正式进场施工。如今,已完成楼梯间强电线路整理、新建雨水管4000余米、安装路缘石6000余米、停车场开挖换填3000平方米、布设路灯线管1400米……目前,项目工程量已累计完成近60%。“我们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施工。”白云区城市运营维护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唐云国说。

“三改”工作是贵阳市实施“强省会”行动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今年来,白云区着力提品质、补短板,按照贵阳市“三改”三年攻坚行动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白云区“三改”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至2023年,计划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1651户225.2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6845户30.8万平方米;背街小巷改造82条。

截至目前,在棚改工作方面,已启动鸡场片区、白金片区、马鞍山片区、粑粑坳片区等8个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正着力实施新园小区、中航标家属区、塔北片区、和美巷的改建工程,惠及2400户,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地下综合管网及绿化改造,预计今年底完工;在背街小巷改造方面,今年30条道路基础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一个个事关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

下一步,白云区还将扎实推进金东、大山洞、白沙关、刘庄等片区棚户区改造,确保到2023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17万户;系统推进朝晖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到2023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0.68万户;坚持“一街一策”,着力提升背街小巷改造质量和品质提升,确保到2023年累计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12条。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白云区正积极谋划实施“一圈两场三改”项目,停车场、农贸市场提质改扩建,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加快推动,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逐步覆盖……聚焦城市品质提升这个关键,白云区加快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努力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实事办得更细、更好、更暖民心。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