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2021民生实事年终盘点:我家门前那条路变样啦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河南省政府督查室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对话民生》节目联合推出特别策划《2021民生实事年终盘点》,邀请2021河南省民生实事推进落实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总结盘点民生实事的落实和完成情况。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是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本期《对话民生》邀请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靳明、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处处长韩军强、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处副处长昌宏哲做客节目,关注“我家门前那条路”。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靳明

今年的重点任务是到年底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目前看,任务完成了吗?

靳明:

2018年底,我们对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到2021年底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这项工程叫“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目前来看,工程进展顺利,截至10月底,全省19.9万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8.7%,还剩余117个自然村没有完成任务,预计到年底可以全面完成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路越修越多,群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下来要怎么满足老百姓更高的要求呢?

靳明: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交通人的本分,路路畅通、群众满意是交通人的勋章。下一步,河南将努力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以“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抓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网和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网,不断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四好农村路”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实现让交通更便捷、出行更顺畅、人民更满意,在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践行交通新使命,展现交通新担当。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处处长 韩军强

河南“百县通村入组”的建设标准是什么呢?

韩军强:

建设标准是按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确定,按照交通部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来确定具体建设标准。就我省而言,特别对于山区,目前还不能把标准定得太高。具体来说,通村道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鼓励有条件地区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对于个别条件受限路段(如临崖、临水的路段),可降低到3米,但要在会车困难路段设置一定数量的错车道。道路建设尽量利用原有路基,对这些通村道路鼓励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5厘米。

“百县通村入组”的建设标准中,通村道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有网友问, 3.5米路面太窄,错不过车,为啥不能修宽点呢?

韩军强:

通村道路宽度标准,是我们结合省情综合权衡得来的。现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车辆增多,3.5米确实有点窄,逢年过节群众反映错车困难,大家都希望路修得宽一点,但是,要修宽就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多修宽一米就要占用更多土地,特别是山区多修一米开山劈石工程量十分巨大,再就是要增加不少建设资金投入,而目前我们各级财政能够用于通村道路修建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对于信阳、南阳这样的山区或是土地比较稀缺的地方,只能结合实际先解决“通”的问题,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解决“畅”的问题。对于平原地区,还是鼓励结合实际尽量修建4.5米以上的村道,保证车辆畅通。

有村民会有这样的抱怨:农村公路修得很好,可是刚修好没几年,又变得坑坑洼洼、交通事故频发,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韩军强:

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修建时质量有问题,二是后期管护不到位。对于第一个问题,随着通村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几年问题越来越少。当然,由于通村道路项目小,管理难度大,参与施工的企业质指较低,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容易出现前修后坏的质量问题。对此,我们一是要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二是对出现的问题坚决查处和整改。对于管护不到位造成使用不到年限就出现“油返砂”的,目前比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管护制度建设,补齐“重建轻养”的短板。一是推行实施“路长制”,通俗来讲就是为每条路配一个管家,路上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二是制定出台了《河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重从制度层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明确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实行省、市、县按照2:2:6的比例进行投入,解决农村公路有钱养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村公路总量大,特别是通村道路连接千家万户,与我们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也倡导和呼吁沿线村民,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在村委会的组织下,自觉参与家门口道路的爱路护路行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发展氛围。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处副处长 昌宏哲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村公路的变化给当地带来了那些影响?

昌宏哲:

农村公路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个服务不仅仅是让咱们老百姓出行方便,更是要为当地乡村振兴和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服务。为此,河南各地结合当地区域特点、经济发展规划、人文历史等,通过科学规划,开启“公路+”模式,打造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等“特色致富路”,带动乡村旅游、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让乡亲们在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过越幸福! 公路的变化 为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

“百县通村入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而且涉及单位多、资金大、周期长,难免有一些人想要从中谋取私利、偷工减料等造成质量问题。工作开展过程中,怎么防止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建一条,成一条”?

昌宏哲:

农村公路属于地方事权,具体组织实施主要由县乡政府负责。在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方面:一是完善制度,从中央到省市县对农村公路管理都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交通部和省厅,都出台有《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对工程质量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二是群众监督,在建设过程中,除了交通公路部门的行业检查指导,各地也因地制宜,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聘请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加强群众监督。三是加强原材料的控制,重要原材料采取集中供应。四是加强验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工后,要按规定规定组织验收,并设定保修期限和质量保证金,在保修期限内发生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五是实行黑名单制度,建立农村公路建设信用评价体系,由县级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有关单位进行评价,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 ‍ ‍ ‍ ‍ ‍ ‍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