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福建泉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央广网泉州8月5日消息 4日,泉州市举行第十四场“传承‘晋江经验’共享品质泉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廖良结、市工信局局长曾钟远、市人社局局长许长春、市商务局局长张小红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民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泉州市发改委:加快实施民生补短板 致力建设“幸福泉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发改委统筹引领全市政策规划研究,把好社会民生事业“方向盘”,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4.7万个、中小学学位27.81万个、医疗床位2.08万张、养老床位4.4万张,分别占现有总数的37.4%、20.6%、46.3%和88.2%,实现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与此同时,泉州市发改委聚焦急难愁盼,瞄准社会民生试点“突破口”,以获得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突显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启动建设泉州市产教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期);培育15家企业纳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训库;指导成立组建11个职教集团、3个产教融合联盟、334个实训基地。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挂牌运营,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入泉。

廖良结表示,接下来,泉州市发改委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初心,落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全力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突出“惠民生补短板”,争创共同富裕先行城市,助力泉州建设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圆梦之城、幸福之城。

泉州市工信局:不断增加高质量产品创新和供给

十年来,泉州工信系统以产业强实体、以创新促发展,实施19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行动,千亿产业集群从3个增加到9个;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7家,省级龙头企业467家(次),拥有上市公司111家,获批准保护的中国驰名商标159件,中国名牌产品46件,均居福建全省前列;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3家,省级以上绿色供应链9条,省级以上绿色设计产品31款,绿色制造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培育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其中省级以上5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9家;拥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1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个,国家级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106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泉州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833.9亿元,2019-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我们将紧紧围绕福建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突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绿色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造强市。”曾钟远说。

泉州市人社局:着力抓好重点工作 让劳动者在泉州安居乐业

十年来,泉州市人社局着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全市建档立卡有意向贫困人员1万人全部实现就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社保降费减负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3项社保费累计减负58亿元,惠及企业60万家次、员工430万人次,减轻了企业负担,社保成为保障发展的“稳定器”。

同时,泉州市人社局推行工资支付实时监管,在全省率先建成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累计监管发放工资275亿元,惠及农民工37万人次;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以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两项做法分别在全国、全省推广。

许长春表示,泉州市人社局将始终践行为民初心,聚焦劳动者所想、所盼、所需,持续抓好保就业、保民生各项工作,让劳动者共享品质泉州。

泉州市商务局:让人民群众共享商务发展丰硕成果

十年来,泉州市商务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培育了“邮乐购”“e亩良田”等十大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依托已经成立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积极搭建农村电商从业者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年均组织农村电商人才培训100多场次,培训农村电商人才5000人次。开展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到75个、304个,占全省40%、54%,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五位。

“今后,我们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商务为民’的初心使命,让人民群众共享商务发展丰硕成果。”张小红说。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