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用心用情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841人;新建公共文化空间5个;提前完成年度12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阜阳市颍泉区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

“在这边,我的专业知识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发挥,各方面福利待遇都比较好,在咱们家门口就能找到和我专业比较契合,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开心的。”得益于颍泉区人社局举办的一场招聘会,黎民辉顺利入职和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结构工程师。

民生保障的温暖底色,铸就了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今年上半年,颍泉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出实招、见实效,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环境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不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社会保障让群众安心。颍泉区持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各类稳岗纾困政策落地,累计减免企业税费4.7亿元,发放就业、创业及交通各类补贴172.2万元。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2+N”招聘活动111场,提供岗位2600个,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实现新增就业2841人,同比增长23.5%。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养老、医保参保率分别达100%和97.8%,5家医养结合机构通过省级验收,新增养老床位190张、托育托位200个,入选全省首批医养联合体建设试点,构筑起全生命周期保障网络。

公共服务让群众舒心。教育领域实现“量质齐升”,投入7631万元新增公办学位3115个,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市辖区中优良率位居全省榜首,三十八中学生作品摘得“北斗杯”全国空天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市五院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医联体,获批国家级卫生健康科研项目1项,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4.75人,位列全市前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新建公共文化空间5个,开展“送戏进万村”“村晚”等活动247场次,其中,伍明镇夏小村“村晚”成为全省示范样板,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

生态治理让群众放心。颍泉区以“五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为抓手,治理餐饮油烟、噪声扰民问题79个,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8家。水环境治理成效突出,12条黑臭水体提前“清零”,6座垃圾转运站完成升级改造,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4万吨。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亮点纷呈,挂牌“城市公园打卡地”1处,新建“滨水生态绿道”1条,申报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生态愿景。

从促就业的“春风行动”到文化惠民的“四季盛宴”,从教育医疗的“优质均衡”到生态环境的“焕新升级”,颍泉区正以一件件暖心实事,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答卷的精彩篇章。(孙丽 郭伟)

编辑:杜程强

http://ah.anhuinews.com/fy/xczx/yq/202508/t20250815_8710675.html

(编辑:萧鼎  审编:益申合)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