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慈善人物赵金成: 感恩感念党的一粥一饭恩情 敬老行善28年

赵金成,男,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南赵村人,滨州市、区劳动模范,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员,滨州宇航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共产党员。几十年来,赵金成在创业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从一个小商贩成为一名知名企业家。在创业成功之后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努力回馈社会。

获得的荣誉:

2007年——2016年期间,被评为滨州市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优秀人大代表。滨城区第七届十佳政协委员。

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尊老敬老模范和十佳敬老企业家”;被邀请参加齐鲁晚报爱心公社,成为爱心大使;被评为年度“热心慈善事业先进个人”; 全市劳动模范;荣获第四届“滨州市十大孝星”荣誉称号。

2014年,被评为第九届“山东省十大孝星”、2013年度感动滨州人物。

2015年,被评为山东德耀齐鲁道德公民、“滨州好人”、滨州市道德模范。

2016年,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荣获“第五届全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2020年9月,被评为滨城区“五好志愿者”。

慈善种子

源自感恩感念党的一粥一饭恩情

“从小家里穷,在我8岁那年,饿了三天差一点被饿死,被公社的党员干部带到了应急院里,给吃了顿包子,我又求人家给了一份馒头和粥带回了家……”赵金成说,1961年的冬日的一天,饿了三天的他在家门口晒太阳,直接就晕倒了;恰好公社干部去村里,看他还有一口气就带到了公社救助生病和饥饿的村民的一处应急院里。在这里他吃到了一顿饱饭,这才缓过神来。他想到家中还要母亲和妹妹挨饿,于是就哀求公社干部想将晚上的一顿饭带回家去。尽管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看到他可怜,公社干部破例给他了三个馒头一瓷罐黏粥。他如获至宝一路向家里奔去。

到家门口开心大声喊:“娘,我带来饭了。”回家心切,乐极生悲,他不小心被低矮的门槛绊倒,盛粥的瓷罐摔成了两半,好在还有半边的瓷罐粥没有洒出来。他赶忙拾起来,倒入锅里,然后加水做出一家人都能喝到的稀粥。

“这是党的一粥一饭的恩情,我一定要感恩感念,当时不知道做‘慈善’这个词,当时就立志以后日子过好了一定回馈社会,一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忆起往事,赵金成眼里泛着泪花。

据了解,赵金成出生于五十年代,父母身体不好,家庭困难,靠救济款维持生计。赵金成十六岁那年,有一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辗转找到哥哥的一个朋友,请求帮助。朋友慷慨解囊,给了20斤粮食,把自己产销绿豆芽挣钱的手艺教给他,还给了一些绿豆和十元钱做本。从此,他白天参加集体劳动,工余时间生产销售豆芽。那时,一天能挣六、七元钱。高兴的他一下子从集上买了三十斤粮食、几十斤煤。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后,他积极寻找各种商机,努力经营。他曾经借驴车去张店拉灰,去寿光拉沙子,去孤岛拉油,得到的效益仍不理想。1978 年,经朋友介绍当了滨县服装厂的营销员,不久摸到了门路开始自己干,一路南下去绍兴提服装,回来后一百多件很快销售一空,利润十分可观,第二次提货回到家时,已经有人购货上门了。几年的服装生意使他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从商经验,开始琢磨着改变经营方式,获取更大的效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赵金成退出了服装行业,开始搞运输。由于诚实守信、服务周到,滨州印染厂、造纸厂、化工厂等企业都乐意跟他长期合作。赵金成的运输工具也由拖拉机变为汽车,一辆变为两辆、三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1998年赵金成成立了宏鑫化工有限公司,2006年变更为滨州宇航商贸有限公司,成为集化工产品运输、储存、购销于一体的商贸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2010年赵金成成立了滨州腾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涉足管网工程,同样做到风生水起。

“一路走来,一直没有忘记做慈善”赵金成说。

孝心

敬老行善28年

赵金成的公益慈善之路,要从28年前算起。当时原梁才乡政府财政极其困难,夏天办公室门上挂的帘子破烂不堪,敬老院的日子也不好过。

1996 年深秋的一天,赵金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时发现老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单薄、破旧的被子、快要见底的油桶和两颗白菜……

目睹了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回到家里,一连几天,老人们简陋的生活场景始终萦绕在他脑海,心里总是堵得慌。他想,自己自幼家境贫寒,为了解决温饱未成年就四处奔波,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做起了生意,党的好政策,使自己早就步入了万元户的行列,有了一定的积累,理应回报社会帮助有困难的人,为政府分忧,为老人解难。再说自己的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没过一天好日子,自己有能力孝顺了,父母却已离开了人世,为此常常愧疚不安,如今,能为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们做点实事,也算是弥补了心中的一个缺憾。于是他同爱人商量后,第二天,雇了驴车买上取暖煤、面粉和食用油送乡敬老院。

从那时起,近三十年如一日,敬老助老的善举他直坚持做到现在。每当过年过节都带上吃的用的看望老人,他们需要什么,就带去什么,从袜子贴身内衣、洗涮用品、床上用品,到馒头机、绞肉机等厨房设备,都一一买好给他们送去,尽量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

他定期为老人们购买新的衣裤和床单,亲自监工制作高质量的棉被140床、褥子70床,敬老院老人每人一份,感动的加工店都免费制作。他投资三万多元,帮着院里建起了锣鼓队,秧歌队,还为条件好的老人当红娘。为让老人们看看滨州的变化,2008年阳节,他安排老人们参观了滨州的“四环五海”和秦皇台风景区。即使是公司经营艰难的时候,他照常给敬老院送去了万元食品和生活用品。2011年临近重阳节他因病住院,但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不顾病情瞒着医生偷偷溜出医院,带上吃的送到敬老院;返回医院后,面对医生的指责,他毫无怨言,反而心里非常踏实。

一人做慈善,全家当队友。“家里人都支持我做慈善,现在我去看望敬老院老人的时候,孩子、孙子、孙女有时候就会跟我一起去……”赵金成说,近三十年,赵金成投身公益慈善,家里人是他坚定的队友,也是他背后最大的支持之一。

爱心

为教育支出,花再多钱也甘心

2001 年,滨州市区原双城中学有些学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赵金成得知后,动员商界的七个朋友一起献爱心向学校捐款,孩子们得以重返课堂。

2009 年 9 月,赵金成所在的梁才街道成立教育基金会,他一下子捐上十万元,带动了周围企业的老板,短短几天就募集到二百多万元。

2011 年 11 月,他在报纸上看到无棣县余家乡小杨村王燕双目失明的消息,对她的状况和处境深感不安,第二天,赵金成驱车 100 多里路到王燕家中看望,送上 2000 元,鼓励她坦然的对待残疾,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信心勇敢的生活。

无棣县苏家村苏鑫鑫去年考上大学后家境极其困难,他组织六名热心人前往救助两万元。

滨州二棉职工子弟郁有祥 2012 年考入济宁学院,家境贫寒从去年带着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不能自理的母亲到济宁,一边上学,一边护理。最近,在电视里看到他的处境后,赵金成带上现金亲自开车把他们母子送到学院,并建议院领导给他减免学费,组织学生捐助,院方表示会努力办妥。

2022年,在各级团组织开展的“牵手关爱”“希望小屋”“爱伴童行”等系列活动中,赵金成为滨城区梁才实验小学捐赠了6万本图书,并为同学们送去了水彩画、舞蹈、口才、架子鼓等课程,帮助孩子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知识共享,希望他们快乐学习、茁壮成长。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无论是捐资助学、村里修路,还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新冠疫情、抗震救灾,赵金成都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赵金成的工作,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多次受到表彰、获得荣誉。他的事迹,在鲁中晨报、山东领导科学报、山东老年、农村大众、善者杂志、滨州日报、鲁北晚报、滨州人大以及省、市、区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多次报道。

赵金成是滨州市劳动模范、滨州市道德模范、滨州好人、2013年度感动滨州人物,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热心慈善事业先进个人。他还是全省敬老模范、全省十佳敬老企业家、山东好人、德耀齐鲁道德公民、山东省第九届“十大孝星”。2016年,他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记者 齐国利 通讯员 杜曦瑞 殷树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35KRAEG05506U8T.html

(编辑:萧鼎  审编:AD)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