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最美医务社工 | 肖丹:期望与基层社工建立联动机制

本期访谈主人公:肖丹,广州市天河区米公益服务中心医务社工,驻点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服务90名个案,主要涉及基层社工站转介及困境家庭帮扶,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62场小组与活动。管理并培训了四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与五个基金会志愿者团队合作,与餐饮企业的爱心营养餐项目合作,并多次成功链接网络募捐平台和公益活动赞助,共同帮扶困难就医群体。她期望医务社工能够与基层社工建立更紧密的联动机制,以协助患者家庭更好地获取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

《公益时报》:为什么会从事这份工作?

肖丹:选择成为儿童医院的医务社工,其实源于早期的职业规划。实习的时候,作为在社区儿童服务站的社工,我偶然接触到了一些患有重大疾病的儿童,他们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那种无法言表的情感驱使我想要深入学习医务社工方面的知识,并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

后来,有幸成为了米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作。在这里,我见证了很多孩子和家庭在面对疾病时的坚韧与勇气,深感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最关键的生命时刻得到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在他们的家庭面临巨大的情感、经济和社会等压力时,我希望能够成为这些家庭在医疗之路中的坚实后盾。每一次的服务都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选择成为儿童医务社工是正确的。这份工作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使命,是我为了儿童的未来所做的努力。

《公益时报》:在医务社工服务过程中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肖丹:最困难的事情可能是帮助那些具有复杂家庭背景和困境的个案,一边面临孩子的健康问题,一边更加迫切地需要解决治疗费用的问题。但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或资金来源。这种情境下,这些家庭不仅需要医疗帮助,更需要有人能够真正接纳和理解他们的处境。尽管医务社工和医护团队都为此付出了努力,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够。为了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广泛地整合资源,如联络当地的社工站、寻求政府的援助和介入,甚至动员社会的力量筹集治疗费用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通过小组活动和志愿者项目来鼓励社会更多地关注这些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交流平台。

《公益时报》:从事医务社工服务过程中,让你最感动的事是什么?

肖丹:在我从事医务社工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感人的瞬间,但让我最为感动的莫过于为一位残疾的母亲和她的女儿提供援助的经历。

女儿急需手术医治,母亲患有糖尿病而致下半身瘫痪,很难照顾女儿,家庭困难更是使得这一切倍加艰巨。母亲尽管身体有残疾,但她依然坚持做手工摆摊维持生活,每一次与她们的互动,她们坚韧与乐观的态度都深深地感染着我。更感动我的,是当我开始为她们筹集资源时,看到了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志愿者们提供了学习辅导和陪同案主检查和手术上的帮助,基金会及时给予了经济援助,而基层社工也为案主提供了募捐救助金和出院后的关怀慰问。这对母女因得到帮助而绽放出的那种释然、感激的笑容,不仅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并非孤身作战,我们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

《公益时报》:对医务社工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肖丹:作为一名一线医务社工,对于医务社工未来的发展,我的建议主要集中于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需求:一是要加强交流与合作,鼓励医务社工与基层社工站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病人转介、家庭支持等。

二是提供持续培训,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专业培训,以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与基层社工的合作技巧、医疗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

三是技术支持,建议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如数字化平台、移动应用等,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工作,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联系。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明确医务社工的角色和职责,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工资待遇、职业晋升机制等。

五是现场实践分享,鼓励在实践中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定期组织交流会,以便从同行中学习,分享成功案例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renwuguandian/2023/10/25284.html

(编辑:萧鼎  审编:AD)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