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常州天宁:厚植生态文明,让主城焕发新机

“10年前拍到的昆虫,现在还能见到、能拍到。”对生态摄影师于哲来说,这个季节最爱的取景地便是天宁的横塘河湿地公园。这里紧扣“人文、自然、生态”,突出生物多样性。在他的镜头里,这里植被茂密、环境优美,沿岸两岸的原生植丰富完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横塘河湿地公园

近年来,天宁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建设,5年新增绿化面积400公顷。2020年,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

横塘河绿色湿地生态系统

行进在可持续发展的坦途上,大步迈入青山绿水间,天宁区厚植生态文明,让主城焕发新机。

探索美

今年初夏,从天宁古运河畔放眼望去,长达14.8公里的环岛路,拥有近百公顷滨河绿地,全民健身中心、街道服务中心以及学校、公园、商业综合体等设施星罗棋布。

环岛路

“过去这里遍布600家纺织、印染、化工厂房,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在雕庄街道居民汤水保回忆中,这是一条酸味、苦味、辣味、腥味、臭味交杂在一起“五味路”。随着凤凰新城建设的启动,这里迎来了生态水系及内部水系沟通重整。以五园荟秀、采菱公园、凤凰公园、洲头公园为核心节点,构建了一座绿色共享的生态大岛。

凤凰公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青山”与“金山”共赢,天宁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天宁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天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天宁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专题部署。

生态保护不断“加码”,在全市首创“河道警长制”,成立全市首个河道“两违三乱”联合治理办公室和河长制联防联管工作站,建立起水利、公安联防联管机制;率先探索分级分类防治污染工作,在全市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分级分类规范化管理,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协商,共同印发《天宁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分级分类规范化管理制度》,获全市推广。

一项项制度出台,一个个举措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

实现美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是位于天宁区青龙街道的广源热电,我要光荣退出舞台了……”

去年,一封来自广源热电的告别信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随着广源热电燃煤机组退出历史舞台,天宁区成为全市第二个“无煤区”。

天宁区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加码整治力度、升级监测手段,用铁的决心,守护锦绣天宁。

据统计,2017年至今,累计推进完成各类项目任务1859项,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2016年削减30万吨,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639家, 111个规划发展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1公里污水管网。

省“水十条”考核断面北塘河青洋桥断面、新沟河粮庄桥断面全部达标,城区黑臭水体消除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2020年,天宁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全市第一等次;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每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15.1%,位列全市第一;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较2019年增加46天,是2013年以来的最好成绩。

黄天荡

随着 “散乱污”企业和 “脏乱差”行业的整治完成,更多的优质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水产生态养殖、种养一体化、种植业清洁生产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农业,建成双丰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净化“绿岛”,“焦溪二花脸”“黄天荡清水蟹”“焦溪翠冠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树立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模范,抓住凤凰新城纺织与生物医药两大核心产业转型提质,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领航数字经济,推动全区30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两化融合贯标建设,形成了一套区域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天宁模式”。

当前,天宁正以贯彻落实全市“532”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样板,扛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担当”。

共享美

全长3.4公里的龙游河,流经朝阳新村、丽华一村等13个居住小区和3个自然村,是镶嵌在美丽天宁上的一泓秀水,也承载着周边7万多群众的期许与未来。

龙游河

今年,天宁区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将龙游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重点之一,总投资5亿元,狠下绣花功夫,实施河道疏浚、步道环通、污水治理、绿化提升、设施完善等工程,昔日“龙须沟”变身“幸福河”。

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民生也是民意。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天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方向和动力,按下生态文明建设 “快进键”,让百姓共享发展硕果。

查家湾风貌

启动查家湾生态修复工程,将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及美丽乡村建设 “一盘棋”统筹推进,累计恢复被损毁山体近4万平方米,增加绿化植被面积近8万平方米,“矿山”变成了“青山”,把“危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罗汉路

纵深推进老城厢复兴,打造了“百年学府路”罗汉路,“最美林荫路”红梅路等多条精品道路,推进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亮点工程,赋予老城厢新的内涵。

焦溪古镇

实施焦溪古镇保护与利用工程,整合古村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传承古镇文化、打造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品牌贡献常州力量。

“全市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随着爱分类爱回收垃圾分类终端可回收物分拣厂正式投入使用,天宁区在全市率先构建完成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收集、中转、回收再利用的“点、站、厂”闭环体系,并在全市推广。

人居环境更美好,生活方式绿色化,天宁上下共建共享“生态生活”,锦绣大地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美丽天宁”的目标渐行渐近。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