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走好新时代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之路

【专家点评】

  作者:刘礼堂(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历史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自2007年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以开放性思维、系统性观念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走出了一条整体性活态保护非遗之路。此次,五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生态区的主体责任,推动各地积极探索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之路。

  走好新时代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之路,要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坚持系统观念,对域内非遗及其生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努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将一项一策与汇聚合力相结合,对保护区内不同资源进行协调统一的整体性保护。细分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资源类型,建立完善非遗项目名录和项目档案,以文字、影像和实物等材料保存非遗的历史记忆,提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等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在尊重文化共性与区域特色协调关系基础上,凝练独特性,找准着力点,为不同项目以及项目内不同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继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除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外,还要发挥好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和民众等多元主体合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区建设中来。

  将保护传承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加强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举办品牌活动,加强专题研究,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非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把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守住文化根脉。

  将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加强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强非遗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研学等业态,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营造钻研技艺的浓厚氛围,激活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生命力。

  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坚持请进来,如打造非遗博物馆与传习所、建设文化示范基地等,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能人、企业家等参与到相关民俗传习中来;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非遗保护的精彩故事,全方位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吕慎、陈冠合、吴春燕、张勇、张哲浩、李建斌、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