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沙漠玫瑰绽芬芳 治沙富民两相宜

和田以玫瑰产业激活生态经济双价值

8月28日,记者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6场获悉,和田地区依托沙漠玫瑰产业,实现防沙治沙与富民增收协同推进。目前,当地沙漠玫瑰种植面积已达8.57万亩,2024年产业产值1.1亿元,2025年预计将提升至2.84亿元。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万亩玫瑰种植基地

发布会上,和田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庞永明介绍,和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恰好适配沙漠玫瑰生长需求。当地种植的“沙漠玫瑰”由“大马士革玫瑰”培育而来,其根系可深达地下3米,具备极强的耐旱、耐盐碱特性,能在沙化边缘地带稳定扎根。

通过在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带成片种植,这些沙漠玫瑰形成了有效的生态缓冲带:枝叶可阻挡风沙、降低风速,减少土壤风蚀并固定流动沙丘,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防护“锁边”工程“合龙”的关键植物。截至目前,该产业已助力220公里沙漠边缘空白区完成生态防护覆盖,为区域生态安全筑牢屏障。

在生态效益之外,沙漠玫瑰产业更构建起完整产业链条。当地围绕玫瑰研发出食品、化妆品原料、工艺品等3大类30余款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直销、展会推广等多元渠道,产品不仅覆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出口至英国、法国等国家,实现“从沙漠到国际”的市场突破。

产业发展直接带动民生改善。截至目前,沙漠玫瑰产业已带动1.26万人稳定就业,5.35万人次灵活就业,成为当地群众家门口增收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释放产业价值,和田还推动玫瑰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玫瑰观光园”“农家乐体验区”,并于每年5月举办“于田玫瑰节”,吸引游客参与玫瑰采摘、摄影采风、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形成“生态+产业+旅游”的多元发展模式。

“发展沙漠玫瑰产业,既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又提高了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和田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庞永明表示,这正是和田群众的智慧——让沙漠长出“绿色金子”,让玫瑰变成“富民财富”。

稿件来源:和田零距离

https://www.cenews.com.cn/media-article.html?aid=29423&mediaID=1885

(编辑:萧鼎  审编:益申合)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