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五年来,全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交通运输体系及住房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资源保护与保障协同推进
市资源规划局系统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并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一圈七带多点、一廊两屏三区”的开发保护格局。全市耕地稳定在3574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达2785万亩以上。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治理226座,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19座。统筹推进“山水工程”,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夯实绿色发展基底。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低碳成为发展亮色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2%,松花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优等,土壤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5%,湿地面积扩大至4万公顷,建成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16个。推动产业绿色转型,60户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集中供热普及率超95%,新增新能源汽车16.2万余辆。生态惠民成效显著,公园拆墙露绿、免费开放,城乡环境品质同步提升。
城市建设与管理提质增效,民生服务更加精细
市住建局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建成区路网密度达8.41公里/平方公里,地铁运营形成“十字+环线”网络,客运强度跻身全国前列。更新改造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管网超万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97.46%。房地产领域稳健发展,累计销售商品房近2000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6万套,改造老旧小区888个、惠及66.4万户。城市更新行动获中央财政支持,历史街区微更新助推文旅融合。
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成型,国际枢纽功能增强
市交通局构建“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开通航线286条,市域铁路复线率、电化率居全省首位,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2环9射2联”格局。哈尔滨机场成为东北首个双跑道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创2379.8万人次新高。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扎实推进,对俄航空货运量达5018吨。城乡交通短板加快补齐,乡镇通三级路率达93.5%,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公共交通绿色转型加快,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7.8%。
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市城管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生活垃圾日焚烧能力提升至6550吨,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新建口袋公园109个,新植丁香22.2万株,照明设施亮灯率超99.6%。创新“721工作法”,以服务替代执法,有效治理环境乱象。道路桥梁安全检测与维修常态化,城市洁净度与宜居度显著提高。
“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协同共进,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全市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实践注入新动力。
(李鑫)
https://www.cenews.com.cn/media-article.html?aid=30215&mediaID=1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