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反季芍药花长势良好,翠绿的枝条上结着色彩不一的花骨朵。
芍药种植大棚(央广网发 王沙沙 摄)
走进种植大棚,一股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花朵艳丽的地栽芍药,绿叶与花骨朵交相辉映。虽未绽放盛开,凑近时便能嗅得到淡淡清香,俨然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大棚里,10余名鲜切花工人正忙着依照花朵长势和操作流程剪切着花枝并放入泡沫箱打包。随后,包装工人将打包好的泡沫箱运往加工车间进行预冷、清洗、分级、入库等流程,最终等待快递发货。
包装工人修剪花枝并放入泡沫箱打包(央广网发 王沙沙 摄)
一枝芍药从《诗经》中走来,随时光荏苒,香飘千年。芍药栽培历史悠久,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娇客”;它花开春末,犹如春天最后一杯美酒,故名“梦尾春”。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的需要,芍药也走入鲜切花的行列。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文介绍,2023年,公司借京蒙协作扶持发展以芍药为代表的冷凉花卉产业机遇,选择在察右前旗建设反季地栽芍药项目。项目总投资概算500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304个,以反季地栽芍药促成栽培为主种植芍药种苗40余万株。同时,在宏福育种基地建设温室大棚50个,种植原株苗、分株苗及根断苗90万余株,解决种苗资源“卡脖子”问题和基地随时用随时种的供需问题。
https://nm.cnr.cn/hlnmg/20250311/t20250311_5270961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