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乡村 > 正文

志愿红飘鱼米乡 非遗鲜香助振兴——“鱼面+”特色助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深秋的云梦,稻浪翻金,鱼跃水美。在城关镇现代终端店内的“农产品特色推广区”,一排排银丝鱼面显得格外醒目。店主左大姐一边将新拆封的鱼面装袋,一边欣喜地表示:“多亏烟草局志愿者帮忙打造这个特产展区,现在鱼面每天线上加线下能多卖一百多单,店里的其他商品也连带增销三成!”这样暖心的帮扶,正是云梦县烟草专卖局志愿服务队深入零售终端、助推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他们以鱼面非遗文化为特色,以零售客户为枢纽,不仅让传统美食走出县域,更帮助农户和零售户实现实实在在的增收。

(图:云梦鱼面)

志愿服务+文化赋能,非遗鱼面香飘零售终端

面对鱼面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云梦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志愿者深入零售一线,帮助客户挖掘产品文化内涵、重塑消费场景。志愿服务队选定23家现代终端零售门店,精心布置“非遗文化角”、“农产品特色推广区”、“乡村振兴专区”,通过老工具陈列、《云梦鱼面百年传承》纪录片循环展播和《鱼面赋》文化折页,系统讲述鱼面自道光年间起源的故事,赋予产品深厚的地域和情感价值。

在陈列方面,志愿者帮助设计层次分明的“金字塔”货架,底部摆放家庭实惠装,中间主打礼品盒装,顶部以射灯凸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全面提升产品形象。此外,他们还定期在店内组织开展“鱼面制作日”活动,邀请顾客体验揉面、塑形等工艺,既可现场品尝,也可定制专属鱼面,有效增强消费黏性,单店月均新增客流超100人次,显著提升了零售户的盈利水平。

(图:零售户店内乡村振兴专区)

数字营销+渠道融合,助力农特产品走出云梦

线上,为帮助鱼面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更广市场,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入数字化手段,创新营销方式。志愿者牵头组建直播团队开展直播,现场演示鱼面烹调手法,突出其“三沉三浮不粘连”的独特品质,吸引大批网友关注和下单。他们还创作“非遗美食地图”系列短视频,巧妙关联《楚辞》中“鱼跃于渊”的意象,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线下,志愿者协助零售户在店内增设“云货架”,顾客扫码即可一键进入线上商城和直播间,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快递到家”的消费闭环。同时,依托烟草终端数据系统,志愿服务队帮助建立“爆款预警”机制,实时跟踪各店鱼面销售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组合与促销策略,鱼面销售额同比增加50%,有效打开了全国市场。

(图:志愿者开展助农直播售卖云梦鱼面)

产业联动+终端共享,构建共富共赢新格局

云梦县烟草专卖局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不断延伸鱼面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小特产”迈向“大产业”。依托辖区内380家现代终端户,广泛设立“乡村振兴特产专柜”,将鱼面与米酒、麻糖、白花菜等组合成“黄金搭配套餐”,实现相互引流与销量提升。此外,志愿服务队还帮助开发“鱼面溯源小程序”,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从鱼苗到成品的全流程,打造透明供应链,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对残疾零售户、困难经营户开展节日前慰问共计30户,开展助农直播6场,带动鱼面等土特产销售,累计为农户增收12万元。

(图:志愿者帮助零售户整理货架)

“让每一根鱼面都成为联结万户千家的‘幸福线’”,云梦县局志愿者这样说道。如今,走进任意一家终端零售店,都能感受到鱼面特有的鲜香与店主们忙碌中的喜悦。志愿红、非遗香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深深融进这片鱼米之乡的共富新图景之中。(胡哲)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509/01/WS68b54724a310f07257746151.html

(编辑:萧鼎  审编:益申合)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