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1月10日电(连迅、陈琼)初冬时节,太子稻香。9日,湖北画报社文艺采风创作团走进湖北孝昌,用艺术之笔助力当地太子稻产业发展。

艺术家在田间采风。新华网发
当天,在孝昌县邹岗镇牛迹村富锌太子稻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铺满山野。趁天气初晴,当地村民挥镰抢收,空气中飘荡稻谷的清香。远处,绿树掩映的村庄露出红砖绿瓦。村边,一大片水塘碧波荡漾,水鸟翻飞。几只黄牛在岸边悠然吃草,勾勒出一幅精美田园画面。“真是太美了!”艺术家们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定格这一美好时刻。

艺术家挥毫创作。新华网发 雷佳民摄
“相传太子稻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曾作为贡米专供皇太子食用,因此得名。”湖北楚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大辉介绍,太子稻产自孝昌特定地区。其中邹岗镇牛迹山一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这里生产的太子米锌含量丰富,具有独特外观,煮熟后饭香浓郁,入口柔软滑顺。

艺术家挥毫创作。新华网发 雷佳民摄
据介绍,孝昌太子米曾获得“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银质奖”“湖北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受到市场青睐。湖北楚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邹岗镇牛迹村的富锌太子稻种植示范基地达到3000亩,带动当地村民种植太子米25000亩。今年太子稻亩均收益1600元至1800元,比普通杂交稻高出200元至300元。目前,孝昌县太子稻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这个传承1000余年的优质稻种,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焕发新生,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米粒”。

艺术家挥毫创作。新华网发 雷佳民摄
听着企业负责人充满信心的介绍,看着田野村民忙碌的身影,创作激情在艺术家胸中激荡。采风结束后,艺术家们挥毫泼墨,一幅幅书法和绘画作品喷薄而出。书法家刘伟激情挥毫,写下《楚韵传香太子稻 丰年聚福牛迹山》等作品;湖北画报社社长陈明华一气呵成写下四幅作品:《楚地良畴滋玉粒 丰年嘉穗蕴金香》《民以食为天》《孝昌太子米》《禾韵》;画家韦伶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芭蕉凝翠》仕女图;画家倪利华触景生情,创作水墨画《稻花香里说丰年》;作家柯文翔现场作诗一首《太子米赋》。

艺术家挥毫创作。新华网发 雷佳民摄
楚洪湖北特产精品馆长期致力于推广湖北特产名品。创始人陈日东说,精品馆将充分运用名家名品资源,对孝昌太子米进行品牌提升与包装革新,助力孝昌太子米扩大市场销售。

画家倪利华创作的水墨画《稻花香里说丰年》。新华网发 雷佳民摄
陈明华表示,助力乡村振兴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湖北画报社将加强与地方交流合作,持续服务孝昌太子米市场开拓,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http://hb.news.cn/20251110/fd26b31855924a2db7128b4a937d846a/c.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