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公益“小岗位”托起“大民生”——山东东营以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

东营市将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党建引领、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延伸服务”的工作思路,“靶向式”施策、“精准化”设岗、“全过程”把控、“接续式”提升,有力破解了就业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难题。4月5日,东营市率先完成年度首批城乡公益岗开发安置任务,10075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完成省定年度任务的130.84%;11月27日,全面完成省新增下达的344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人员安置任务,现在岗13552人,城乡公益性岗位任务完成率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公益岗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共同富裕底线更牢更实。

一、坚持“靶向式”施策,做好“细化、深化、本地化”文章。省委省政府对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作出部署后,东营市迅速行动,顶格谋划推进,全力推进扩容提质行动“走在前”。一是政策先行“明路径”。结合东营市实际,出台《东营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以“补短板、助弱残”为工作导向,对“4+2”类人员精准聚焦、精准识别、精确认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群体应纳尽纳、应安尽安。二是精准摸排“查需求”。坚持需求导向,连续开展2次大摸底大调查,对省定安置对象标准,发现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需求明显高于省定任务数量。对此东营市主动将兜底覆盖范围进行扩容,在省定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增设23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黄河滩区迁建村(社区)居民就近就业等需要,增幅达42%。其中,7个沿黄乡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331个,占全市乡村公益岗总量的30%,实现了黄河滩区迁建社区(村)公益岗开发安置全覆盖。三是统筹资金“强保障”。根据公益性岗位工作内容和工时实际,科学确定公益岗工资标准,城镇公益岗工资按不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月(含社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执行,乡村公益岗劳动报酬依据岗位类型、劳动时间等因素确定,介于400元/月-820元/月之间。抓好省市补助落实,目前省下达补助资金2684万元,市级配套跟进落实补助资金1770万元。

二、突出“精准化”设岗,推进“扩容、提质、增效”三管齐下。精准聚焦安置对象需要和基层公共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岗位,实现“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岗需互选、人岗匹配”。一是围绕“扶贫济弱奖优”开发“优先”岗。精准聚焦“4+2”类人员,优先开发适合在“家门口”工作的无技能要求或低技能要求岗位,让低收入群众以工代补、以就业促增收。对劳动模范、退役军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为社会作出贡献人员予以优先安置。二是围绕“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开发综合岗。根据基层工作点多面广的实际,着重开发综合管理服务岗位。各县区普遍设立了人社公共服务综合岗,促进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广饶县设置乡村事务综合管理岗725个,打造“一岗多责、一岗多人”模式;利津县在汀罗镇铁门关遗址、盐窝镇老街长巷等景点景区设置安全巡查保护等岗位,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共事务短板弱项。三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特色岗。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需求,着重开发特色岗位。东营区龙居镇作为黄河南展区,重点围绕“沿黄生态巡查、沿黄宜居促进”等需求,开发了“沿黄生态巡查员”“沿黄宜居促进员”等特色岗位374个;河口区针对孤岛镇特有的黄河故道槐林风景区管护,开发了景区管理员、生态巡查员等岗位。

三、聚焦“全过程”把控,健全“管理、服务、监督”效能体系。注重党建引领,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助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的通知》,建立起“厚爱”与“严管”相结合的制度机制,推动扩容提质行动纵深开展。一是实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夯实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公岗”责任,探索实行“村(社区)管+镇查+县访”分级管理机制,村(社区)负责辖区在岗人员日常管理使用,每季度组织1次考评,年底前研究提出考核等次;镇街负责具体管理,实行岗位、人员“双实名”动态管理,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县区建立联合督查机制,每半年组织1次专项检查。同时,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选拔第三方机构协助管理,目前各县区均已确定了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协管机构。二是开展精准化服务。 建立定期走访机制,及时掌握在岗人员的工作、生活、待遇情况,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切实加强资金统筹和待遇保障。发动多家保险公司报价问询,确定4家保险公司为乡村公益岗在岗人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障服务。规划设计建造公益岗服务驿站,为在岗人员提供喝水休息等温情服务。三是推进透明化监督。实行“阳光设岗、阳光安置、阳光服务”,做到“全程留痕、责任可溯”。在人员安置关键环节,建立“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杜绝“优亲厚友”现象发生。

四、围绕“接续式”提升,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长效机制。持续激发公益性岗位效能,接续式推进工作再提质,打造可持续长效服务机制。一是打造示范样板。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确定东营区打造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示范区,聚焦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流程,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岗”路子,示范带动全市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走在前”。二是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基层需求和人员适配情况,动态调整岗位设置,及时补充空岗人员,真正让岗位“活起来”、人员“动起来”,实现岗位、人员有序轮转。目前,全市已腾换1000余个岗位用于接续安置,初步形成由“进”到“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和首尾相接的良性循环格局。三是坚持授人以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创新推出“机构列单、镇街选单、政府买单”培训模式,拓展“岗前+岗中+到期再就业”培训链条,推动岗位帮扶与技能帮扶相结合,真正让受助者“得一技之长、获长期受用”。在完成全部公益岗位人员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探索运用职业指导、远程教育等方式,引导就业困难人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致富观, 告别“手心向上”的等靠帮扶,凭借自身劳动“手心向下”创造价值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633263066112745&wfr=spider&for=pc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