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杭州-香港新声会无喉发音交流分享会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举行,来自黑龙江、新疆、北京、广西以及省内等100多位患友参加培训。
无喉患者复声康复不仅仅是一项医疗工作,更是对每一位患者重新找回生活信心的关键环节。2022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开设“咽喉肿瘤功能康复公益门诊”,打造“医护-患者-志愿者”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发音康复、吞咽障碍康复、营养支持等公益服务。
自从有了这个公益教学平台,每两周一次,老张(化名)雷打不动前往医院进行康复训练。2021年3月,因为喉咙有刺痛,彼时60岁出头的老张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喉癌。为了健康,老张在头颈外科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恢复良好,但老张再也没法开口说话了。
一向自信的老张对生活越来越没盼头,甚至还有抑郁的倾向。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经过近半年的常态化训练,老张不仅可以与人简单进行交流,还成为公益门诊的一位志愿者。活动当天,老张也受邀来参加交流分享会,向患友们分享开口的技巧和个人感受。
据了解,自开诊以来,咽喉肿瘤功能康复公益门诊累计就诊量200余人次,累计建档45人次。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发言康复培训,根据四级评价法,45人中发音评价达到“优秀”的2人,说话流利连贯;达到“良好”,能正常交流的5人;达到“中等”,能“家庭内部交流”的有12人。
“这是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无论是10多年前就开始并一直坚持的无喉复声公益培训班,还是如今两周一次的公益门诊,我们一直致力于服务头颈肿瘤患者从术前到术后功能康复全程照护,让更多患者‘从病床到社会’。”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说。
据介绍,葛明华带领的头颈外科团队从2014年起就与香港新声会合作开展了无喉发声系列公益活动,并取得了积极反响。为进一步深化浙港两地医学交流,活动当天,浙江省人民医院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签署友好科室备忘录。备忘录明确双方将在未来五年内探索多层次合作,包括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协同开展临床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合作举办大学学术会议,以及合力拓展公益活动等,双方还将探索远程会诊和便捷的患者转诊服务。双方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和信心。
葛明华表示:“此次合作旨在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推动技术互通与人才共育,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杨陶玉 史俊/文 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50525/d30fa14c6fdf44dba20874f11a75e565/c.html